|
一个星期后,赵科长又打来电话,让刘西到他办公室去一下。刘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不知此去是祸是福,去了。赵科长很热情地让座,倒茶,还陪她坐在沙发上,不象上次一样踞在办公桌上,让人感到高高在上。赵科长告诉她,由于她的突出表现,总经理亲自提名,公司决定调她到总经理办公室。缠绕刘西好几天的问题在这一刻有了答案,不管总经理是不是认出她,起码总经理是看重她的,她在公司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机会。几乎同时,她凭直觉感到,李总一定是认出她的,不然,仅凭那天会上的一面之缘,他不至于要把她调到身边的。不过,她还是很干脆地当着赵科长的面表示很高兴去这岗位,一定会更努力地工作,同时,她对赵科长的栽培也不失时机地表示了恰如其分地感激,赵科长很受用地把她高兴地送了出去。
当晚,她在宿舍公布了这个消息,室友们都认为是个好机会,但看得出来,她们都用怀疑地眼光看她,可能是觉得凭什么好事都砸在她的头上?李总凭什么那么信任她,把她调到身边?心直口快的小春终于按捺不住,问她:“你当时到公司就很容易地进来,现在获了奖,还调到总部的核心位置,你大概和公司领导有什么关系吧?”其实这个问题也许是小王一直困惑的,也是室友们一致困惑的,于是,大家都看着她。
刘西也困惑地摇了摇头,她自己也作不出解释,再说,她也不能把歌厅的经历告诉她们,只好说:“真的没有,我在杭州举目无亲,这个和你们相处近一年了,大家也是知道的。”
过了几天,赵科长亲自带刘西到总经理那,李总正有客人,和她说一句,我从赵科长那了解过你,你来这么短时间,能作出这样的成绩,不简单,以后要更加努力啊。然后,赵科长就带她出来,到她的办公室。她的办公室和李总的办公室两隔壁,就一个人,原来的那个人到分公司担任副职去了。赵科长交代了她要做的工作,大致就是文件信件收发、电话接听,及李总的工作日程安排等一些事务性的工作。
刘西就这样开始了在总经理身边工作的日子。在工作接触中,李总象对待其他下属一样,很和蔼,也从没提起过歌厅的事,让刘西无法判断他到底是不是认出她。不过,在总经理身边工作,让刘西空前地感到被尊重的感觉,那些公司中层干部原来都很神气的,现在对她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而且她也进入核心,一些决策层的大事都能预先知道,许多人有兴趣和她交往,来获取一些高层消息,但刘西守口如瓶。刘西还知道,李总已近四十,老婆在省法院工作,父亲曾是省里分管城市建设的副省长,李总就是那时开始了在杭州创业之路的,现在,他父亲已到了另外一个省担任省长去了。有这样的红色背景,李总做事得心应手,公司的发展也是超常规、跨越式的。可是,室友的态度却朝相反的方向走了,她们对她都保持起了距离,虽然还是热情,但热情里更多的客套了。一次,刘西跟李总到上海出差,中了一块五亿多元地块的标,李总高兴得满脸红光,带刘西到了上海最好的酒店。刘西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酒店,服务员全是跪式服务,装修极为典雅。那晚,李总要了一瓶红酒,说共同庆祝一下,刘西推辞说不会喝酒,李总说那就少喝点,随意吧,刘西就倒了一小杯陪着。这是她第一次在非工作场合和他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觉得还是有些拘谨。李总谈了很多,关于这地块的投资战略以及开发前景,突然,他话锋一转,问她:“刘西,你以前见过我吗?”刘西措手不及,有些慌张胡乱应了一句:“什么时候以前?”他说:“来公司前。”刘西这时想出答案来了,就说:“见过,电视上。”李总说:“别瞒我了,你刚才慌张的表情已告诉我了,其实我也记得你的。我不是食言的人,那次,我临时有事上北京,没办法只好让司机给你送钱,后来我回来后,找了你几次都找不到你了。”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事到如此,刘西就说了自己到杭州后的遭遇,略去了她来杭州的原因。李总追问:“那你这么匆忙离开深圳一定有原因吧?”刘西抵下头,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刘西抬头问李总:“那你是知道我底细的,为什么还把我调到身边,不怕我影响你声誉?”李总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说:“那晚我吐了你一身,他们气势汹汹地对你,你还有理有节地应付,我就觉得你不简单,留下了挺深的印象,后来又从人事处小赵那了解到,你进公司不到一年,就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更相信我没认错人了。我是凭直觉做事的,而我的直觉一直非常准确。”刘西开始佩服起眼前这个男人来,虽然他是这样的红色背景,但他一直不是个纨绔子弟,做事很认真,对待下属也是很有修养,看不出娇奢之气,而对她,居然仅凭这样的感觉,就给予这么大的信任。有这样的用人之道,何愁员工不卖命,何愁公司不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