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黑幕!手机SIM卡疯狂复制!!
惊天黑幕!手机SIM卡疯狂复制!!
PCCOM《电脑与电讯》袁茂峰/特别报道
受市场竞争影响,各大电信运营商目前正以各种花样,掀起价格战,让广大消费者乐翻了天,乐此不疲地换手机,改号码……
但有一些人,却完全置身事外。因为,他们所打的电话竟然可以免费!
最近,PCCOM《电脑与电讯》记者发现,深圳通讯市场有SIM卡复制器出售,而且卖到成行成市!这种产品亦源源不绝地渗入香港、广州、上海,以及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其它地方,并有向全国各地扩散的迹象!
一位向记者兜售SIM卡复制器的男子称,“一旦复制别人的电话卡后,不仅可以免缴费用,同时还可避免警方追线。”
这种情况 ,除了直接令手机用户蒙受损失,还将使中国电信市场陷入乱局。
电子邮件惊起怪事一串
引起记者警觉的,是一封时间显示为2003年8月18日,17时42分39秒,由一个署名为“不来就后悔”的人,给记者发来一封标题为“手机复制卡 手表试对讲机 手机变声器 微型窃听器”的电子邮件。“不来就后悔”告诉记者,他可以向记者出售“GSM手机号码复制卡”,并“征全国代理经销”。
邮件具体内容如下:
星光商城所有产品征全国代理经销
详情浏览星光通讯商城 www.rao888.com
EMAIL:root@rao888.com
upersim-2简介:
全球创新GSM手机号码复制卡(征全国代理经销)--supersim!
supersim手机号码复制卡,帮你解决跨区漫游的庞大费用,一年足以帮你省下多部手机钱;中国移动(联通)130、131、135、136、137、138、139、香港电讯、中华电信……及其它国家系统所有的sim卡(v1)都可以备份至一张卡上面;对于一些商务人士,有两三张卡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他们而言,频繁更换Sim,是一件最头痛的是(事),如果有了“supersim”卡后,一切都不再是问题,所有的Sim卡都可以复制集成在一张卡上,并且利用STK,在不关机的情况下快速的切换手机号码。
适用对象:
⊙经常往返两岸三地、省内外不同城市或国际间经商、洽公、旅游的商务人士。
⊙年轻族群爱炫耍酷的超级产品。
⊙重视隐私权或选择性电话接听对象的特定人士。
⊙拥有一个以上手机号的特定需求人士。
⊙开车族的最爱,让你上车不用再换sim卡。
本产品附赠软件光盘,内含中、英、简体系统软件及其使用手册,使用者可轻易按照手册的引导,可以自行安装操作软件及烧录Sim,并且很轻易地在手机上随意转换您所要使用的号码,从此您将避免换卡的麻烦,并省下巨额越洋或跨区漫游电话费用。本产品中每一组均内附一张可重复抹写多手机号空白的 SIM 卡,一次购买即可终身使用。
还有其他新奇产品:新型电话拨号报警器 经销价90 零售价 180
多功能手机边声器 33 58
手机复制卡 300 200
微型窃听器 100 250
手表试对讲机 300 680
为此,PCCOM《电脑与电讯》记者特赴深圳和香港,欲探其中究竟。
由于各大电信运营商各种各样变相的减价战,近日超乎白热化。其中有标榜每分钟低至一、两毛,也有以免费试打作幌子的。
香港,上水火车站,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更被电信运营商视作桥头堡,几乎每家电信公司都在该处设置摊档拉客,情况好不热闹。
“降到再低都不关我什么事,我打电话都不用钱的。”经常大陆和香港两边走的阿豪不屑地说。据他透露,以假资料骗电信公司开户的手法已经落后;现在,有办法的手机玩家只要懂得门路,以数百元购入一部SIM卡(手提电话芯片)复制器,复制别人的SIM卡,便“长打长有”。
“只要有办法偷到别人的SIM卡,复制完之后将'主卡'放回原位,自己用复制卡,变成一个号码两份用,就神不知鬼不觉。”
手机玩家“特大喜讯”
阿豪解释说,现在一张供载入复制号码的“白卡”,可以贮存多达16个电话,“只要轮流用,不固定用一个,主卡的机主就不容易发觉自己的手机号给人盗用。”
据深圳华强北几位专门向路人兜售SIM卡复制器的人证实,现在不少“捞偏门”的人士也有使用复制的电话卡,“他们认为除了省钱之外,还增加了警察'追线'的困难,不容易进行监听。”
至于遭复制的主卡来源,他们表示,主要来自珠三角的一些娱乐消费场所,其次为手机维修中心。“现在一些按摩中心和饭馆或者茶餐厅,会为客人提供手机充电服务,尤其是按摩中心,客人一般都会逗留超过两个小时,交手机之后,真是任人怎么做都行。”
他们指出,一些可以“公费报销”的手机使用者,由于是公司替他们缴费,所以自己的号码可能长时间被人盗用都不会知道。
很多地方都有卖
PCCOM《电脑与电讯》记者决定再次杀个回马枪,与给记者发送电子邮件,自称“不来就后悔”的人联系,以探究其中内幕。
虽然“不来就后悔”对这种被认为是先进科技的复制器,形容得甚为神秘,但原来在深圳、广州等地的“手机卖场”如深圳华强北“深圳通信市场”、东莞一些手机专卖店及广州大沙头等地,分别有不少店铺暗中发售,复制器名称为SIM MAX,及SUPERT SIM两种牌子,每部只需人民币600元左右。每套复制仪器组件极为简单,只有三件,包括一张电脑软件光盘、一部如“鼠标”般大小的读卡器,和一张可下载16个电话号码的空白SIM卡。
“你只要将主卡插入个读卡器,再接通电脑,入了张光盘之后,电脑画面就会教你使用步骤,你照做之后,电脑就会进行解码并下载主卡资料,一般约需几十分钟。完成之后,你用白卡将主卡换出,就可以将资料输入张白卡。”在深圳某店,营业员形容操作异常简单,他补充说,如果使用的是高速电脑,复制时间将会更短。
见记者不太明白,他耐心地向记者解释,这类标榜“一卡多号”的产品,基本上是台湾制造,原意是方便一些经常往外地公干,而需要转用电话卡的人。“就好像中港两地这样,有人过关之后要换卡,就算'飞线'都麻烦,所以这类产品的目的,是将所有电话转入同一张卡,就算'飞线'都可以一张卡做完。”
深圳成行成市
当PCCOM《电脑与电讯》记者问及,这样公开向大众兜售SIM卡复制器,会不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安全隐患,或者扰乱通信市场时,他表示不排除有些人会将之作不法用途,但这点他们却管不着。
被问及是否有“白卡”出售时,他表示每张要280元。“不贵的,反正人都是复制来赚钱,说不定有成百倍回报都不止啦。”店员说时露出一丝诡秘的笑容。
PCCOM《电脑与电讯》发现,SIM卡复制器虽然刚流入广州、香港等地,但在深圳华强北路的手机大卖场“深圳通信市场”,却卖到成行成市,而每部只售200多元人民币。
据该处的一位店员说,这类复制器在几个月前才出现,当时只是向熟客推销,“最初出来是四合一,之后发展到六合一……现在发展到十六合一,已经是第五代。”该店员表示,由于一直未见有关部门采取行动,大家都想当然地以为是“合法”,所以越来越多店铺公开售卖,且越来越“没有忌讳”。
复制打沉“包打”
该店员向PCCOM《电脑与电讯》透露,早些时候中国联通曾推出“包打”计划(每月数百元,连国内长途,使用时间不设上限),“计划推出期间,这类号称'一卡多号'的复制器也同时面世,结果,不少'脑子转得快'的人反其道而行,利用复制器将主卡'分'成多张,变成'一号多卡',并向陌生人提供收费电话服务;亦有人分成多张卡,供家人及朋友使用,以省回个别'入户'(上台)的费用。结果将'包打'计划'打沉'。”
他说,那段时期,市面出现了一批人士持多部手机,到处游说外来的民工及外地人打长途电话回家,每分钟只收几毛钱。其后,电信运营商发现这类客户的电话使用率极为频密,且几乎全是“打出”的电话,调查之后才恍然大悟,遂停止向新客户提供上述计划。
店员表示复制器的使用相当简单,同时即场利用电脑作示范,并成功复制出另一张卡,他将复制卡与主卡分别插入两部手机中试打,他指出只要两部手机不同时拨号,便可正常使用;若然两部手机同时拨号,先“抢”到线的一部便可使用,另一部则出现无法接通的信号。
售出大批“白卡”
“总之你放心买啦!好多广州和香港等地人十几二十部成批买走,这半个月来已经卖出有20多批。”他说,“想也不用想,可以肯定这些都当地的行家,买回去后再回当地转售。”
至于白卡,他表示只要买十张以上,便可给予“特惠价”每张125元;若大批买,还可以更便宜。
稍后,PCCOM《电脑与电讯》记者按照一位“好心人士”的提醒,找到该产品位于东莞长安镇的一家代理商,该家名为“快闪储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于莲花住宅区内一个住宅单位,设备异常简陋。记者扮作采购商向该公司负责人林先生查询,他表示该类产品来自台湾,声称该产品已经获得“国家特许经营许可证”,完全合法,但当PCCOM《电脑与电讯》记者进一步要他出示证件时,他却顾左右而言它,由此反复几次,自始至终无法出示他所标榜的有关“合法经营”证件。
他透露这种“十六合一”的复制器,在台湾、上海及广东正“热卖”当中。“一个月来,仅仅在东莞就已经卖了上千套,深圳方面更加不止,因为好多人成批买过去香港。”
他同时表示“白卡”的销量也很不错,大批订货每张只需50元。PCCOM《电脑与电讯》记者问他如果想采购的话,可否在香港或者说澳门当收货时,他却变得甚为紧张,坚拒代为付运。“好多香港人都是自己带过关啦!如果海关问起,你就说是电子零件罗……唉,一般都不会怎样查的!”
消极防御盗录
在接受PCCOM《电脑与电讯》记者采访时,一些电信运营商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也听说过此事,知道在香港工区及华南、华东近期出现了复制SIM卡的仪器。非常明显地方是,这类行为过去对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及手机用户,同样造成损失;至于在香港,则只有手机用户蒙受其害。但是在国内,因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各大运营商本身的因素,所以,过去就算有手机用户投诉遭人“盗打”,除非提出极有力的证据,否则最终吃亏的还是用户本身。
中国移动的一位人士甚至向PCCOM《电脑与电讯》建议,用户最佳的防御方法,就是机不离身,而如果需要将手机送去修理,切记事先将SIM卡抽出。
而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业务专柜上,相关营业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及服务合约中,清楚列明SIM卡属客户自身的财物,客户有责任也有义务妥善保管自己的SIM卡。
在广州市东风路“广州通信广场”一楼广东移动营业处,工作人员则向记者表示,移动有系统监察客户通信业务使用量,如果发现客户使用量突然大幅飚升,公司会相应地通过短信等方式,主动提醒客户,并会定期向客户提示每月的使用量。
PCCOM《电脑与电讯》杂志社编委会的一些电信专家提醒用户,如果一旦发现自己遗失了SIM卡,应尽快向电信运营商报失。
新闻链接:“盗打”可判重刑
被复制SIM卡的问题,PCCOM《电脑与电讯》曾向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查询,据发言人表示,复制手机SIM卡行为并没有触犯电信业相关条例,但不排除会侵犯其它法律法规。
而PCCOM《电脑与电讯》杂志社常年法律顾问张剑律师则提醒读者,若有人在未经他人同意下,盗取别人的SIM卡来复制,会触犯盗窃罪——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最高可叛监禁10年。“你打电话要人帮你找数,即是等于拿别的钱。”
张剑律师又表示这类行为也有可能触犯刑事罪行中的“伪造文书”罪,“所有电脑光盘、电话芯片都可以视作文件,若有人用芯片记录他人的资料,会令受害者不利的话,就可以入罪,最高可判监14年。”
另外,记者亦曾就有关问题,致电公安局和法院方面查询,但至截稿时仍未获得满意答复。(PCCOM《电脑与电讯》袁茂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