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孙悟空的原型究竟出自何处?

[复制链接]
查看: 625|回复: 2
  • TA的每日心情
    高兴
    2014-5-17 02:36
  • 签到天数: 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7-1-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中国本土?自印度进口?———

    12月27日,《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终于在首都博物馆揭开了其神秘面纱。在这之前,来自印度国家博物馆的一件展品———“神猴哈奴曼胸像”早已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据报道称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印度神话中的神猴哈奴曼。

    这只名叫哈奴曼的印度神猴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难道果真是从印度进口的吗?

    哈奴曼是印度古老史诗《罗摩衍那》中最重要的角色,传说他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善于排除危险。对哈奴曼的崇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4世纪的笈多时代,比《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出现还早了1000多年。

    长期以来,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孙悟空的身世就如同他的金箍棒一样出神入化。大家似乎都接受了小说、电视中的情节,孙悟空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只神猴。但在学术界,的确有孙悟空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一说。而且,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孙悟空原型的研究就分为几大流派,在理论上各执一词。

    长期研究明清小说,尤其在《西游记》成书史的研究方面有所专长的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蔡铁鹰,曾撰书总结并详细阐述了孙悟空原型的几大流派。

    本土说———由无支祁演变而来

    代表人物:鲁迅

    “本土说”也称“民族传统说”,始自鲁迅,该学说认为魏晋以来,佛教典籍的翻译渐多,所以印度的故事也在民间广泛流传,文人们喜欢其新颖奇异,于是有意或无意中使用,于是这些故事慢慢变得中国化。具体到孙悟空的人物形象,鲁迅则认为应当来自中国民间传说,他举唐朝人李公佐小说中的怪兽———淮涡水神无支祁为证,认为孙悟空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从而认定孙悟空的原型来自中国本土。

    外来说———自印度进口

    代表人物:胡适

    “外来说”也称“印度传入说”,始自胡适,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他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找到一个神猴哈奴曼,认为这才是孙悟空最早的原型。

    混血说———受多元影响兼收并蓄

    代表人物:季羡林

    “混血说”也称“综合典型说”,这种说法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首倡者是持“进口说”的季羡林先生。他在《罗摩衍那初探》中指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这样看恐怕比较接近事实。”换句话说,孙悟空的形象是—个受多元影响兼收并蓄的艺术典型。

    佛典说———源于佛教典籍

    代表人物:日本学者

    此说持论者多为日本学者,认为孙悟空主要源自佛教典籍中的猴形神将。

    神猴哈努曼何时传入中国

    质疑“印度传入说”的学者曾提出疑问,《罗摩衍那》或者哈奴曼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传入中国的?据杨俊介绍说,日本女学者中野美代子认为,《罗摩衍那》的故事很有可能是从海路传到福建泉州的。

    她的理由是,古代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南海,过马六甲到印度,或再经印度海路向西到达阿拉伯或东非,或由陆路到阿拉伯或欧洲。而“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宋,其主要的出发地就是福建的泉州。

    泉州开元寺的一幅猴行者浮雕也似乎让中野美代子找到了“孙悟空生在福建”的答案。据了解,泉州开元寺内有两座建于南宋时的石塔,东边的叫镇国塔,西边的叫仁寿塔。两座塔的塔身都有浮雕,其中仁寿塔的四层上有一方猴头人身的浮雕。它头戴金箍,身穿直裰,足登罗汉鞋,项挂大佛珠。在它的左上方刻有“猴行者”三字,当地人都习惯地称其为孙悟空。

    “尽管中野美代子找了很多证据来证明她的观点,但她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证据不足”。杨俊说。

    ●专家连线

    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12月22日,记者采访了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杨骏副教授,请他谈谈对孙悟空原型的看法。

    关于孙悟空到底是何方神圣,杨俊则比较倾向于“混血说“,也就是“综合典型说”。

    “杂取种种,合成一个。”杨俊用八个字概括了他对孙悟空原型的观点。孙悟空原籍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有古羌族猴图腾说、藏传密教说、源于西北说以及孙悟空是“福建人”、“山西人”、“甘肃人”等说法,“无论哪种说法,我觉得都有其研究的价值。文学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孙悟空形象演变的过程不仅只是某一个地区的猴子,很明显,作者在写《西游记》之前可参考的资料很多,著书时借鉴了各地的传闻,这才创作出‘人、神、猴’一体的形象。”杨俊认为,正是在中国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的基础上,才创作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典型形象。

    ●延伸阅读

    孙悟空现实原型的两大说法

    近百年来,关于孙悟空形象的原型研究始终包括文化原型和现实原型两个层面,而现实原型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影响较大的有两种说法:

    唐代高僧“释悟空”说

    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公元751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师。释悟空较玄奘晚了40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回来时在西域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石磐陀”说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锦池在研究取经故事流变过程后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弟子石磐陀。理由是:孙悟空之于唐僧和石磐陀和石磐陀之于玄奘,(1)向导作用相类;(2)解决危难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师徒间微妙关系相似;(5)石磐陀乃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从而为玄奘取经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其实是个女的 有很多证据的:

    1、孙悟空虽有定身法,居然从来不调戏美女

    2、孙悟空从来都对帅哥没办法,比如二郎神和唐僧。对于小帅哥哪吒还调 戏了几下。

    3、整部西游记孙悟空变身美女无数次,都是大量的暗示。

    4、六耳猕猴代替孙悟空的地位,更加乖巧可爱取得了唐僧的好感,因此孙悟空不管菩萨的劝说,硬生生把 可爱的六耳猕猴打死,显然是女性的嫉妒。

    5、唐僧为孙悟空做了顶花帽,孙悟空乐得上窜下跳,显然是女性生来爱美的天性。而且孙悟空的称号:美 猴王……

    6、在唐僧身边那么久,那个木头和尚就是不知道孙悟空的女身,结果孙悟空寂寞难耐,遇上猪八戒,特意 让悟空过了一回儿当新娘的瘾。虽然对象是丑陋的猪八戒,但孙悟空的心理一定是甜滋滋的……

    7、每次唐僧有艳遇,孙悟空都在表面上嘻嘻笑笑地撮合,其实深恋唐僧的悟空心中在滴血啊!因此,就是 妒火难以遏制的时候,每次孙悟空都会在唐僧和美女最最关键的时刻,掏出棒子,棒打鸳鸯!比如月兔国唐僧洞房了,唐僧和月兔马上就要XXOO,孙悟空居然变为靓丽的月兔MM,明目张胆地争夫!

    8、孙悟空一向都尽量不沾水,经常驱使猪八戒下河下海(比如战沙僧和入井捞国王),迫不得已才勉强入水。之所以如此,就是怕衣服水湿后露出玲珑的身段啊!

    9、其实孙悟空的初恋对象是玉皇大帝,齐天大圣的称号就是骑着天帝大大快乐啊!这是男下女上体位的最原始暗示!老奸巨滑的太白金星看出孙悟空和玉皇大帝有一腿,便竭力撮合,成就这一出天下最大的婚 外恋!

    10、佛祖手掌的撒尿,更是悟空女身的明证。如果是男性,凭那火急性格,大闹天宫时何不在云霄殿上嘘嘘?但女身的悟空MM仍有女子的矜持,在误以为到了无人的天尽头后,方才放心大胆地哗哗------而佛祖看出女身后,也因此没有杀死悟空。

    11、玉帝还算有良心,没有杀死悟空MM,为了遮掩这天下最大的丑闻,悟空MM被扣上了乱臣贼子的帽子,在五行山下一压500年,天下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此,如此痴情的MM,居然遭到比打入冷宫更痛苦的待遇……

    12、悟空MM经常驱使八戒做东做西,但有时却主动去化缘探路。比如三打白骨精,八戒去就好了,但悟空MM明知可能有妖怪窥视,却多次离开,正说明女扮男装的悟空MM有时候有些事情要偷偷去做,而那几天脾气又是很暴躁的,才不顾后果地打死了那位所有女人的公敌、妖娆惑人的白骨精……从此,勾引男子的Y D女人经常被贞烈女子怒斥为白骨精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07-12-30 12:27
    [em01][em02][em03][em04][em05][em06][em07][em08][em09][em10][em11][em12][em13][em14][em15][em16][em17][em18][em19][em20][em21
    字节.
    ][em22][em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