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汤园和蟠桃会
元宵前,有个朋友对我说:如果你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我会客气的请你吃元宵汤园的。
这可能是一句客气话,他有没有准备汤园我不敢肯定。元宵那天他没有再邀请我。我也当那是一句客气的玩笑话。但第二天,我听说,这位朋友的元宵汤园聚会还是举行了的。有很多朋友都去了。
我感觉有点郁闷。俗话说“面子”,我失了面子。但你决不能去埋怨谁。为了一顿汤团,也太小肚鸡肠了吧?
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也有类似的事:王母举行一年一度的蟠桃大会,规格也非同一般。猴王知道这件事纯属偶然,大圣问七仙女:王母设宴。。。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尊席,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会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他也不能确定王母到底有没有邀请他,按他的想法,既然他是跟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的齐天大圣,理应是被邀请之列。接着大圣使定身法将七仙女定住,假扮赤脚大仙,闯入瑶池,痛饮琼浆玉液,又仗着酒性,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最后畏罪潜逃回花果山。。。。
这事要怪大圣太不懂事。就是王母忘了请他,他也不该偷吃。再说,他要翻脸,也应当面问清了王母。想那王母也不会小气的不请他吃饭,不就是添双筷子的事嘛。
如果只是个小孩子,也只能含着泪水大声宣布:我再不跟你好了。偏这猴子刚从外面学得一身好本领,正在得意的时候,自尊心强的不得了。受不得一点轻视。仗着本事他就闹了这蟠桃大会。
这些实在是一桩小事。遇到了,感到愤愤不平是难免的,这是人性使然。人都有渴望被尊重的需要。需要被别人认可,并溶入社会团体中。一个人的个性决定了他的内在价值观。这种内在价值观就是他的自尊和“面子”,需要在社会和文化环境找到平衡,并相互作用,作出反应。
这种内在价值观也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以自己建构的价值观去寻找朋友。当遇到相同价值取向的人时,我们就会产生认同感,对他产生好感和亲近感。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有时也会出错,因而感慨“看走了眼”。
为了维系关系,我们真诚的勾通,挖掘对方的心灵,猜测对方的想法和行动意义。。。也往往是徒劳的。因为现实环境在变,人心也在变,人的观念也要变。所以不经意间,我们身边的朋友来了又走,聚散不定。
西游记中意气率性的美猴王,跟随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人也不会自然成熟,而是一个主动寻求的过程。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信息时要不断的调整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