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怎么说,买方就是不为所动; “我只能出这个价,多了就不谈了。” 对方咬死150万,没办法,我只有另外出招应付: “好!一口价,155万;不过你能现在就自己做决定吗?” “155万,我还是尊重一下我太太,让她看这再决定好了。” 买方这一退缩,我就知道自己让价让得太快,让他警觉到我其实还有让价空间。现在,别说155万,就算150万,也可能收不到订金。可以肯定,他的底线一定会缩到145万,甚至以下。这一来,想再把价格拉到150万以上就更难了,为了防止他再退缩,我便采取激将法: “咦!一开始,你不是说你决定就行了?所以我才和你谈价钱,现在我有诚意让价,你却找理由搪塞!这是怎么回事?” “是我决定没错,但预算只有150万,你要卖155万,又不让我杀价,只好回家和太太商量商量!” “照这个样子看来,就算我现在150万卖你,你还是会找理由回去和太太商量,然后回头再给我杀到145万,对不对?” “不会!不会!”对方急着澄清。 “既然你不会再回杀,好!我接受150万的价格,请您先付订金好了!”他不好意思再杀价,回去和太太商量的退路也被我堵死了,这下子,买卖总该成了吧!没想到,这老兄硬是另辟“战场”: “我没带钱。” “没关系!支票也可以。” “我没支票。” “没关系!可以用提款卡提现金,或用我准备的商业本票也行!” 眼看我步步进逼,对方又另辟“战场”: “为什么一开始我出任价150万你嫌低,现在又可以卖?还急着向我收订金?事实上,我希望能再考虑一下。” 这话一出口,我便知道这笔买卖大概完了。果然不错,事后我再联络他,已经连145万都不要了。 其实,依我的专业看来,这房子别说145万,就算150万还算很便宜呢! 不仅如此,甚至连我想再为他介绍的房子,他也都推说没空看呢! 几经检讨,我发现问题出在逼订逼得太紧。一方面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显示卖出意愿很强,而且价格还有下杀空间);另一方面没给对方适度回旋空间,就算买方真的回家找太太商量后还是不买,至少还不会“怕”你;反正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次不成还有下次机会,不必把未来堵死。反之,如果他商量过又回来时,不但成交机率大增,说不定还有机会加价呢? 把整个经过整理起来,一旦面对买方出了“鸡肋价”时,可以有下列的方式应对: ①先观察买方有没有当场独自议价之权?如果有,则可进入议价过程,再视情况收订,否则,则切记“事缓则圆”的道理。 ②如果买方一直犹豫不决,实在无法当场决定时,最好不要一味逼订,以免造成太大的压力,反百坏了事。这时候,如能给他个台阶下,让对方多点考虑。回旋的空间,才不会自断“后路”。尤其注意别过分使用“激将法”,让对方误以为你看不起他,做不了主,起了情绪反应,保证生意一定砸锅。 ③给对方回旋空间,其实是给自己留后路,目的是多点时间重新动作、伺机而动。否则,就算当场以低价成交,收下了斡旋金,甚至订金,还得再回头面对业主,也不一定能成呢?何苦! 俗话说:“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意思是说:暂时“歇脚”,甚至“撤退”,有时候反而是新生机,甚至是另一条更强势的攻击发起线呢! |